海南成功举办《全球跨界学术研讨会与艺术沙龙》

发布日期:2022-05-15 阅读人数:489人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号召,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中关村环球时尚创意产业联盟、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火灾防护委员会、海南省翻译学会、湖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指导下,由常州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企业营商环境研究中心、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责任与可持续商业教育中心、北京益地友爱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主办,生态文明俱乐部、海南三易书院、益地友爱(海南)文化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学生会、海南万宁和乐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承办,“岁月如歌·致敬母亲”全球跨界艺术沙龙 ——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2 年 5 月 8 日在海口天佑大酒店三易草堂成功召开。

本次活动还得到旅游休闲全媒体、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朗读与朗诵工作坊、海南沐扬文旅、香港卫视西部新闻中心、海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团队、海南芈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南晟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设计是生活”的支持。

海内外专家爱心传递携手合作

本次活动由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指导委员会全球委员、国际生态发展联盟联合理事长、常州大学特聘教授黄海峰教授;国际生态发展联盟海南地区秘书长、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南省颂读学会秘书长巨东先生;海南三易书院院长岳华先生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

“健康、和平、生态、文明” 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四大基石。健康是生存之本,和平是生活之源,生态是生灵之美,文明是生命之爱。而这一切都源于宇宙的奇迹,作为生命摇篮的地球母亲。因此,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国际生态发展联盟成立十五周年之时,共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各界人士相聚一堂,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与“岁月如歌·致敬母亲”全球跨界艺术沙龙的交流方式,向社会呼吁爱护养育人类的地球母亲、热爱培育人才的祖国母亲、感恩哺育生命的人类母亲。

本次活动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和责任管理教育领域著名学者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共同获得者、“蓝色星球奖”(Blue Planet Prize)获得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莫汉·穆纳辛格院士(Mohan MUNASINGHE,斯里兰卡),欧盟地区委员会原秘书长格哈德·斯塔尔教授(Gerhard STAHL,德国),国际生态发展联盟全球执行理事长刘曼红教授(Mannie LIU, 美国)等。著名专家学者分别以致辞问候、纪念性文章、朗诵诗歌不同方式表达支持。其中,莫汉院士认为中国学者积极倡导和平与健康具有现实意义;斯塔尔教授在参与通江生态扶贫的亲身实践后认为国际发展联盟在乡村可持续发展经验值得推广。

海内外专家爱心传递携手合作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5月8日下午13:45举行。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亚洲地区荣誉理事长、著名生态艺术教育家王婷莹博士,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新任主席、常州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华良教授,联合国世界和平使者、著名科技发明家王明文博士,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负责人郭毅教授,海南省诵读学会秘书长巨东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与会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海南三易书院院长岳华先生和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岳华老师以“用易经智慧洞悉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题,认为《周易》是一部总结自然规律和法则之书。易与天地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他通过执中的“深度拿捏”,剖析了世界主要文明生态的五行表征、价值取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纵观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破坏前所未有,人类生命健康也是危机四伏,而工业化中粗放式发展模式背离自然之道,远离生态文明,造成各种毁灭性的灾难与危机。因此,岳华先生认为人类社会自由追求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走出困境。

王国华教授则以“文化的视角看世界可持续发展”为题,认为只有不断地创造优秀的文化,全球文化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文明才能不断进步。关于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王国华教授认为有三条途径:

(1)改革现有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

(2)遵循 “天人合一”思想,全民树立良好、善良、崇高的信念;

(3)环保是一个系统工程,全社会应该向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只有全社会尊重知识、学习知识,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社会责任,才能形成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主题一“责任管理推动社会良性转型”环节,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曹瑄玮博士以 “责任管理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文明成长”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曹瑄玮博士指出“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国家急须一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和高标准素质的年轻人参与国际对话,他希望大家达成“For youth, by youth, with youth”的理念共识,形成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兼容的真正的生态文明。

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陆华良教授、伦敦大学博士生导师严忞博士、青少年成长咨询专家刘晓琴女士、常州大学商学院助理院长徐光伟博士分别论述了学术和专业观点。其中,陆华良教授指出,青少年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国家兴旺的希望所在。在青少年成长的必经阶段,需要对其贯彻责任管理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严忞博士提出需要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着手,优化可持续发展。同时,从青少年开始,加强责任管理教育,让青少年明确更科学的、更可持续的发展,有效推动生态文明保护;徐光伟博士通过具体阐述ESG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相关研究探讨方向;刘晓琴女士从青少年能力测评的角度认为责任管理教育须从青少年抓起。


在主题二“时尚创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环节,王浩天先生以“时尚创意引领文明生活”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将生态文明分为三个维度:空间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时尚是生活态度,创意是生活方式,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生活方式,而群体的生活方式则决定了生态文明。”王浩天还提出了 “时尚是一场轮回,不仅是人文发展的年轮,而且也是生态文明的进程”这一观点。

旅游休闲全媒体总编肖杨女士、“设计是生活”创始人赵勇先生、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黄雪寅教授也分别阐述了独特的观点。肖杨通过引用河南“牛角村”转型成功的具体事例,提出可以从旅游休闲行业、乡村振兴、时尚文明、教育等多方面跨界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赵勇先生围绕国际自贸港优势,创办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认为装饰设计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的理念;黄雪寅教授指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国家文理融合下重要战略举措,它将国家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引领时尚,让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主题三 “生态文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环节,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林海英教授以“和乐模式:乡村振兴下的跨界合作创新” 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她指出了跨界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希望通过建立“和乐模式”,运用“和乐思维”推动乡村振兴,达到“天地人和、乐在其中”的美好生活状态。牛津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马玉玲研究员、湖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胡涛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马晓彤研究员从各自的专业背景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其中胡涛博士通过“广东韶关碳中和环境综合整治故事”,发表了生态乡村乃是致富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也印证了林教授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副所长、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中国区理事长罗红波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姜兆春先生高度评价了这次活动。

罗红波教授见证了在创始人黄海峰教授、刘曼红教授、David Ness博士等带领下,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希望联盟全力支持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建议对内发挥智库作用,对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两个组织打造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生态文明社团组织。姜兆春先生认为这次研讨会内容十分丰富,从易经智慧到责任管理教育、从乡村振兴到社会共力、从文化视角到时尚创意、从中医药发展到全健康理念,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华文明崇尚“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念将指导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一定要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

主持人黄海峰教授代表组委会,回顾了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从创立到发展所经历的十五年,联盟中的许多专家参与了中国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这一历史性进程,始终秉持着“追求卓越、社会责任、造福人类”的理想情怀,努力促进社会从“逐利”向“幸福”经济、“排他”向“包容”经济、“棕色”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充分发挥国内外的智力优势,响应中国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遵循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培养年轻人的学习力、决策力、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和感召力,积极传播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通过弘扬“中国茶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国太极文化、中国书法文化”,作为沟通中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倡导善教育、善文化、善社会和善经济,在中国贫困山区建立联盟夏光乡村图书馆,让更多的人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联盟的社会影响力有:组织了世界绿色论坛等一系列有关“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健康艺术”方面的论坛,围绕四川通江等乡村探索出生态致富的发展模式,率先倡导开展绿色教育,推动中国高校成立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经济研究报告》的撰写,提交的“垃圾分类”议案也获得政府的采纳,推动成立开展生态文明俱乐部网络建设。

此外,联盟专家通过广泛合作向全社会推出几十部中英文学术专著,其中《德国循环经济研究》荣获教育部人文成果奖、《中国绿色创新之路》列入北京市重点图书。黄海峰教授还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想要一时的繁荣,可以种花;想要十年繁华;可以种树;想要时代的繁荣,就要播种思想。他希望这次研讨会成为海南生态文明思想的播种机,特别感谢海南地区的专家朋友姜兆春、岳华、刘晓琴、李予江、罗启香、林海英、李米娜、周琴丽、李清华、王婷、周虹、李翠微、高向军、李雄伟、谢玲、赵勇、邹俊、候善乾、徐琦敏、陈火城、罗西、井涛、巨东夫妇、车明夫妇、常钢夫妇、杨智华夫妇、樊邵辉夫妇、马洪立夫妇等为这次活动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总之,研讨会专家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言献策。

海内外专家以不同艺术形势展现真善美


晚上19:15分,海南沐扬文旅艺术团队杨晓光、王春泽和爱姆以异国风情的《微笑波尔卡 》、《多瑙河之波》和《西班牙斗牛士》三首乐曲,热情洋溢地开启了“岁月如歌·致敬母亲”全球跨界艺术沙龙,吸引了线上线下的极大关注。

本届艺术沙龙由海南省诵读学会秘书长巨东先生、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朱俊瑛教授、海南沐扬文旅艺术团队负责人徐芳凯女士和海南省音乐金钟奖获得者廖裕文先生携手合作,吴欣易主持,白智文协助。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钟怡博士、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获得者廖晓义博士、牛津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马玉玲博士、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陈彦博士、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黄雪寅教授、俄罗斯艺术节国际钢琴大赛金奖获得者汪扬先生、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蓉惠女士、“华夏诗词奖”获得者莫小凤女士、“中华好时光”全国巡演组委会艺术团团长钟中女士、52届格莱美最佳跨界古典专辑奖获得者吴彤先生和马友友先生、“2021《魅力维也纳》(Amazing Vienna)舞蹈节国标舞冠军获得者周敏女士等也以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参与其中,为这次活动绽放异彩。


王婷莹、朱俊瑛、林慧娟、李扬、谢红、南唐、刘曼红、姜兆春、黄海峰等以真挚的感情分别朗诵了不同诗歌作品,其中巨东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了澳门诗人卓玛《送给妈妈》的诗作,远在澳门的卓玛则边听边流泪,卓玛给予高度评价:“一群有能力、有爱心、有格局、有胸怀的文化人,正在把我们中国传统的仁忠孝诚点点滴滴发扬光大”。

尤其是在三易草堂茶舍里,格莱美音乐家马友友与吴彤分享的作品《檐头雨》(Rain Falling From Roof),其跨界中西融合的琴笙和鸣,有着向往和平、如沐春风的美感,伴随着现场品茗使其隔空演绎更添一份禅意,此时此刻线上线下的许多听众无不动容,默默祈祷正经历疫情苦难的世界可以得到片刻安抚;廖裕文、莫小凤、钟中、刘蓉惠的独唱、周敏的舞蹈以及徐芳凯的古琴独奏,线上线下艺术节目相互辉映,展示了跨界艺术的魅力。最后,俄罗斯艺术节国际钢琴大赛金奖获得者汪扬先生和海南省音乐金钟奖获得者廖裕文先生领唱的《我爱你中国》,则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欢呼声此起彼伏、令人赞不绝口。总之,这次征集到许多来自海内外的跨界艺术作品,其中徐一鼎、包铠一、孙宇晨、林禹妍、赵一霏、王诗尧、徐亚霄等都为大家带来了青少年对世界和平与健康的期望。

这次活动以跨学科学术交流、跨界艺术表演,涉及到朗读、演唱、演奏、舞蹈以及茶道等方式,还得到了90后张象枢教授、80后陈立柱教授以及薛忠先生、A.J. Baltes博士、Sebastian Hahn先生等海内外数百位专家学友的大力支持,其中联盟理事李翠微女士所在的社区,左舍右邻还结伴参与,提前几天排练,积极在现场展示才艺,充分展示海南生态美而人心更美的情怀。

组委会中曹瑄玮博士、车明、赵瑞平、吴迪、赵希豪、白智文、周俊、周琴丽、李米娜、白嵩、张嘉敏、吴欣易、陈天云、陈发、李洋、李坤辉、徐政龙、丁子珊、Niels Sharman和 Julian Heinig等志愿者们,怀着祈祷和平、战胜疫情的良好心愿,使得素未谋面的团队成员通过线上交流而成功地组织了这场跨专业、跨文化、跨时空、跨地域、跨年龄的活动。尽管整个活动有待完善,但是它代表着大家纯洁向善的心愿,感动了许多线上线下参与者。

想要走得快,一个人走;想要走得远,一群人携手一道走;走在一起,是一种缘分,今后彼此关注而携手合作,才是一种幸福。黄海峰教授、巨东先生和岳华先生合作成功开辟了学术社会化和艺术生活化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他们代表组委会向所有参与母亲节活动的演讲者、表演者、参与者和志愿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同时,祝贺陆华良教授、郭毅教授、曹瑄玮博士代表中国学术界承担起联合国倡导的责任管理教育中国学术委员会的重任;祝贺著名发明家王明文博士肩负起安全责任的重担,率先筹备成立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火灾防护委员会;最后代表全体嘉宾对全球蓝色星球奖获得者莫汉和夫人的52周年结婚纪念日表示热烈祝贺。

21:15分,伴随着美诗朗读、琴声潺潺、歌声荡漾的活动终于落下了帷幕,线上线下几百位专家学友,共同祈祷地球母亲、祖国母亲和人类母亲的美好心愿,将持续焕发出无限的光彩。